毛泽东(1893-1976)
◆他提出:“发展体育运动,增强人民体质”的英明号召。◆早在1917年他就在《新青年》杂志上发表了《体育之研究》,在这篇文章中,毛泽东全面、深刻地阐述了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民族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。他深深忧虑于“民族之体质,日趋轻细”,有感于“三育并重,然昔之为学者,详德智而略于体”,大声疾呼体育的重要性,指出,“体育一道,配德育与智育,而德智皆寄于体。无体是无德智也”,进而深刻地指出:“体育之效,至于强筋骨,因而增知识,因而调感情,因而强意志。”◆他对学校体育更是进行了深入思考,指出:“小学之时,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,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”,“中学及中学以上,宜三育并重,今人则多偏于智。”
◆他提出:“发展体育运动,增强人民体质”的英明号召。◆早在1917年他就在《新青年》杂志上发表了《体育之研究》,在这篇文章中,毛泽东全面、深刻地阐述了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民族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。他深深忧虑于“民族之体质,日趋轻细”,有感于“三育并重,然昔之为学者,详德智而略于体”,大声疾呼体育的重要性,指出,“体育一道,配德育与智育,而德智皆寄于体。无体是无德智也”,进而深刻地指出:“体育之效,至于强筋骨,因而增知识,因而调感情,因而强意志。”◆他对学校体育更是进行了深入思考,指出:“小学之时,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,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”,“中学及中学以上,宜三育并重,今人则多偏于智。”
蔡元培(1868-1940)
◆他强调:“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,始有健全之精神;若身体柔弱,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?” ◆他提出了:“军国民教育、实利主义教育、公民道德教育、世界观教育、美感教育”五育并行的教育方针,推崇“尚自然”“展个性”的儿童教育主张。
◆他强调:“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,始有健全之精神;若身体柔弱,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?” ◆他提出了:“军国民教育、实利主义教育、公民道德教育、世界观教育、美感教育”五育并行的教育方针,推崇“尚自然”“展个性”的儿童教育主张。
蔡锷(1882-1916)
◆他站在中国振衰起微与救亡图存的高度,发出了中华民族“野性复归”雄狮般的呼唤:“灵魂贵文明,体魄贵野蛮。” 断言:灵魂文明、体魄野蛮合二为一的民族,必将战胜灵魂文明而体魄柔懦的所谓“文明种族”。
◆他站在中国振衰起微与救亡图存的高度,发出了中华民族“野性复归”雄狮般的呼唤:“灵魂贵文明,体魄贵野蛮。” 断言:灵魂文明、体魄野蛮合二为一的民族,必将战胜灵魂文明而体魄柔懦的所谓“文明种族”。
陶行知 (1891--1946)
◆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,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。忽略健康的人,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。” ◆我希望大家把儿童健康当作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,幼稚园教师应该做健康之神”。 ◆“玩中学,学中玩。”
◆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,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。忽略健康的人,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。” ◆我希望大家把儿童健康当作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,幼稚园教师应该做健康之神”。 ◆“玩中学,学中玩。”
恽代英 (1895—1931)
◆“小儿好动,本为常性”。中国之父母者,不懂得利用,发达孩子的身体,“每好以身如槁木,心如死灰之原理责之小儿,使小儿生气因是剥削殆尽。” ◆“所谓运动教育者,非谓徒顺小儿之自由,使之自为各种运动。或陷于激烈,或陷于偏至,每无益于身心,或反有害,非可以绝对放任者也。”
◆“小儿好动,本为常性”。中国之父母者,不懂得利用,发达孩子的身体,“每好以身如槁木,心如死灰之原理责之小儿,使小儿生气因是剥削殆尽。” ◆“所谓运动教育者,非谓徒顺小儿之自由,使之自为各种运动。或陷于激烈,或陷于偏至,每无益于身心,或反有害,非可以绝对放任者也。”
陈独秀 (187—1942)
◆“强大之族,人性,兽性,同时发展。其他或仅保兽性,或独尊人性,而兽性全失,是皆堕落哀溺之民也。” ◆所谓的“兽性”有这样的特质:“意志顽狠,善斗不屈也”;“体魄强健,力抗自然也” ;“信赖本能,不依他为活”;“顺性率真,不饰伪自文”。
◆“强大之族,人性,兽性,同时发展。其他或仅保兽性,或独尊人性,而兽性全失,是皆堕落哀溺之民也。” ◆所谓的“兽性”有这样的特质:“意志顽狠,善斗不屈也”;“体魄强健,力抗自然也” ;“信赖本能,不依他为活”;“顺性率真,不饰伪自文”。
梁启超 (1873—1929)
◆柔弱之文明,卒不能抵挡野蛮之武力。 ◆然则尚武者国民之元气,国家所恃以成立,而文明所赖以为持者也。 ◆立国,如无尚武之国民,铁血之主义,则虽有文明,虽有智识,所有众民,虽有广土,必无以矗立于竞争剧烈竞争之舞台。
◆柔弱之文明,卒不能抵挡野蛮之武力。 ◆然则尚武者国民之元气,国家所恃以成立,而文明所赖以为持者也。 ◆立国,如无尚武之国民,铁血之主义,则虽有文明,虽有智识,所有众民,虽有广土,必无以矗立于竞争剧烈竞争之舞台。
【英】约翰•洛克(1632—1704)
◆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,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单而充分的描绘。凡是身体、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;身体或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,即使得到什么,也是徒然。 ◆儿童要多吸新鲜空气,多运动,多睡眠;食物要清淡,酒类或饮料不可喝,药物要用得极少,最好是不用;衣服不可过暖过紧,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,脚应习惯冷水,应与潮湿接触。
◆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,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单而充分的描绘。凡是身体、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;身体或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,即使得到什么,也是徒然。 ◆儿童要多吸新鲜空气,多运动,多睡眠;食物要清淡,酒类或饮料不可喝,药物要用得极少,最好是不用;衣服不可过暖过紧,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,脚应习惯冷水,应与潮湿接触。
【法】让•雅克•卢梭(1712——1778)
◆要爱护儿童,让他们尽情地去享受他的游戏、他的嘻笑和愉快的本能。你们当中,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、心情恬静的童年? ◆决不要剥夺大自然给予他们的短暂的时间,他们能感受生的快乐,就让他们去享受;不管上帝在什么时候召唤他们,你们都不要使他们没有尝到生命的乐趣就离开了美好的世界。
◆要爱护儿童,让他们尽情地去享受他的游戏、他的嘻笑和愉快的本能。你们当中,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、心情恬静的童年? ◆决不要剥夺大自然给予他们的短暂的时间,他们能感受生的快乐,就让他们去享受;不管上帝在什么时候召唤他们,你们都不要使他们没有尝到生命的乐趣就离开了美好的世界。
【德】福禄培尔(1782-1852)
◆身体必须每时每刻按照精神所要求的那样去服从精神……身体同精神一样必须经过学校真正的训练”。 ◆在紧张的精神活动后,要有严格规定的、紧张的体力活动,而这种严格规定的体力活动反过来又会有力地影响精神。 ◆当体力活动与精神活动处于有序的相互联系中时,才有了真正的生命。 ◆要“防止身体的虚弱也是必要的,因为身体的虚弱必然产生并决定心理上的娇嫩和脆弱。”
◆身体必须每时每刻按照精神所要求的那样去服从精神……身体同精神一样必须经过学校真正的训练”。 ◆在紧张的精神活动后,要有严格规定的、紧张的体力活动,而这种严格规定的体力活动反过来又会有力地影响精神。 ◆当体力活动与精神活动处于有序的相互联系中时,才有了真正的生命。 ◆要“防止身体的虚弱也是必要的,因为身体的虚弱必然产生并决定心理上的娇嫩和脆弱。”
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88003号-1
客服服务热线:4006900000 举报邮箱:szdx@vip.szu.com
深网问【2016】2045-29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